口岸是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门户,也是国内外人员交往、对外贸易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境的场所,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渠道。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与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等地有着密切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有着许多传统的商道和口岸。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新疆各口岸过货量和贸易额稳定增长。特别是阿拉山口口岸,目前已成为全国贸易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黄金”陆路口岸。
当前,借助优势,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已初步形成了区域性国际物流分拨配送中心、农副产品仓储加工产业、油气仓储加工产业、金属矿产品仓储产业、汽车整车进口产业、木材加工产业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等产业基地。
2014年,哈萨克斯坦客商基尼斯在阿拉山口成立了阿拉山口金丝油脂有限公司,并在综合保税区内建立了厂房。
“我们公司享受到了综合保税区的各项特殊政策,疆内企业还大量订购了我们的葵花油产品,目前公司已经往国内销售了300多吨成品油。”5月2日,该公司技术总监张玉新向记者介绍。
如今,霍尔果斯凭借特殊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发展优势,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深化互联互通重要节点和关键枢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中的综合优势日益凸显。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建立在中哈两国霍尔果斯口岸的跨境经济贸易区和区域合作项目,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也是上合组织框架下区域合作的示范区,其主要功能是商贸洽谈、商品展示和销售、仓储运输、金融服务等。
2015年9月,霍尔果斯聚丰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全孝将目光瞄准了合作中心,他在合作中心开了一家2000多平方米的聚丰名品店,主要经营韩国化妆品、零食、红酒、家用电器等近5000个品种的进口商品。
“这两年,合作中心客流量大,我们店的生意也不错,客流量最多时每天可接待7000多人。”田全孝乐呵呵地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家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企业从中获得了利润,百姓从中获得了实惠。
在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区内做了两年生意的退休教师马哈提·米那什就是边民互市的受益者之一。
5月3日,他告诉记者,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区投入运行后,他在互市区租了3个柜台。
“现在交通便利,加上三日免签政策,塔城地区旅游日渐红火,游客逐渐增多,购物的人也多了。夏季客流量多时我每月能挣七八千元,冬季进入淡季每月也能挣两三千元。”马哈提·米那什说。
特殊的地缘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让新疆各口岸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带一路”串起了新疆的口岸经济,也将辐射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新疆环宇捷安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ICP备案号:新ICP备16001661号-1 |